“客户只需提供一些必要的身份及资格证明就可以提出申请。”一名宁波通商银行工作人员表示。
2015年,针对社会精英的各类高品质消费及融资需求,宁波通商银行推出了为精英人士量身定制的“精英通”产品。随借随还,最高授信可达100万元。至2022年4月末,宁波通商银行线上“精英通”总贷款6.5亿元,客户7582户,其中2022年新增客户2808户,贷款余额增量3.3亿元。
多重科技赋能,提高金融服务质效
宁波通商银行在宁波、上海、杭州三地分行供应链金融部下设供应链集中作业中心,建立专业供应链金融操作与管理队伍,建设全线上化供应链金融服务系统,形成全方位支持服务体系。
依托智能决策引擎,实现智能风控、系统自动审批与AI监控三位一体,提升贷前、贷中、贷后的风控质效,节约审批成本。特别是疫情期间,线上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的“非接触式”金融服务,有效解决了流贷、票据承兑及贴现、惠抵通、精英通等各业务品种的线上放款,在为疫情防控和企业纾困提供有效支持的同时,充分发挥了在审批流程上短平快的差异化优势,以及在客户体验感上易触达的特色化交互。
一方面,对接宁波市普惠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,进行样本清洗、数据梳理与挖掘,提炼关键高风险指标、使用IV筛选等计量方法并结合专家经验形成风险模型方案,方便前端营销访客使用。另一方面,接入宁波“甬智E贷”金融服务平台,与知识产权局合作建设知识产权专利评分模型,在知识产权层面提高科创客户大数据风控能力。第三方面,结合线下实地探访,要求专营团队市场人员加强服务客户的跟踪走访,了解客户的用信及经营情况。
此外,宁波通商银行引入顶象关联网络平台。基于地理位置、IP地址、客户经理、公司、地址等行内大数据,进行多位度的关联分析,构建基于客户的关联关系图谱,让客户画像更加精准化。及时发现异常账户行为以及欺诈风险团伙,将潜在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。同时构建专属风控模型,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,进一步提升业务风险控制能力。
创新供应链产品,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
作为扎根区域的城商行,宁波通商银行结合宁波制造业及自身体量实际,分类施策,将供应链金融分为传统供应链和小型供应链,服务中小型制造类核心企业,围绕核心企业和其上下游客户,不断打磨与之相匹配的服务能力。这正是宁波通商银行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差异化所在。
宁波通商银行以供应链金融为发力点,不断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模式,量身定制“产品+群方案”体系,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;全面嵌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,为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,以供应链金融为纽带助力保链、稳链、强链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。
针对高端制造、基建、汽车、大消费等重点行业,紧盯重点项目,确保核心业务有效投放,结合上下游企业实际金融需求,推出“订单融资”“买方信贷”“经销商数据贷”等特色产品方案,以提高银行供应链金融的覆盖率。
位于上海的某建筑有限公司就是获益于上述特色产品的一员。该公司专业从事内外墙保温系统、建筑工程防水系统及建筑涂料、建筑室内装饰材料的开发研制、生产销售及工程施工,是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。疫情封控期间,由于企业与上游的结算账期一般在3个月以内,而下游大型建筑商回款周期通常在6个月至12个月,因此资金周转存在一定压力。
了解到企业需求后,宁波通商银行立即为企业办理了“订单融资”业务,主要以借款企业的销售订单为融资切入点,无需提供任何抵押,通过对订单履约情况进行跟踪监控作为授信缓释手段,解决企业应收账款形成前的生产资金周转压力,大大缓解中小微企业无抵质押物的融资难题。
数据显示,截至2022年9月末,宁波通商银行累计发放供应链金融贷款近100亿元,服务核心企业达100余户,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客户近1000户。
数字融合战略,推动业务高速发展
作为国内首家由外资银行成功改制而来的地方法人银行,宁波通商银行坚持商贸金融专业银行定位,坚持差异化、特色化发展道路,形成覆盖长三角的“一体两翼”格局,现有经营机构21家,包括上海分行、杭州分行、资金营运中心3家分行级机构及17家支行。
宁波通商银行始终致力于专业特色银行建设,在汽车、物流、航运等行业细分金融领域形成比较优势。在新的形势下,着力推进“一区两链”和科创金融发展,实施“园区金融+”策略,聚焦小型供应链,主攻普惠、中小微金融服务,推进全市首家“人才银行”和科创孵化基地建设,致力打造新的中小微业务特色。
零售业务着力发展普惠金融、银发金融、青春金融三项业务,聚焦线上“精英通”、财富管理等方向,努力打造客户贴心的零售银行。实施数字融合战略,不断提升数据治理水平,积极探索建设智慧网点,着力提升网络银行服务体验。强化科技兴行及332N科技架构建设,努力构建开放、灵活、敏捷、高效、安全、稳定的科技体系,深度融合客户需求,引领支撑业务发展。
2023年1月份,宁波通商银行披露了IPO最新进展。作为获得规模的重要助推力,国内银行上市“预备役”队伍不断扩充。